以系列访谈节目《十三邀》第4季第2期为契机,女演员陈冲开始向公众展示令人惊喜的另一面:爱读英国作家毛姆与奈保尔的书,与秘鲁作家略萨有过长谈;写微博记录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的日常,丈夫、女儿和事关人类未来的深重思考在看似细碎的文字中坦诚相见……
陈冲已经59岁。对于出生在世纪之交的年轻人而言,承载她青春与盛名的影像,遥远到仿佛来自别的次元。但就像几十年前初登银幕、出走美国、转型导演那样,从少年时就喜爱的读书与写作最终蜕变成她生命轨迹中重新出发的起点,随时代的脉搏从容地舒展羽翼。
换个角度看,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社会见证的喧嚣与巨变缔造了属于陈冲的传奇。对于年逾不惑的普通中国女性而言,这些喧嚣与巨变则持续冲击着职业、家庭构筑成的稳固生活网络,“40岁后的人生归于静止”开始成为一个伪命题,但焦虑也随之而来。
1980年代:她们成为表达复苏与理想主义的符号,却不能表达自己
1982年,73岁的上海永安百货四小姐郭婉莹(Daisy Kwok)凭借过硬的英文能力在一家咨询机构谋得顾问职位。彼时的一张照片最终被用作遗像,因为“这张照片表现出我正在工作”。
在改革开放初期,无论是人到中年后洗脚上田考大学的“77级新生”,还是出国、下海的原国家机关员工,拥抱美好生活的愿景涌进普通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时,是不带年龄与社会身份限定的——只要肯争朝夕,只要着眼于改变,一切都可能发生,一切“重新再来”都不算太迟。
在“启蒙”与“思想解放”的名义下,对知识的渴望,对美的痴迷,对个人价值的追求和对社会进步的热情期待成为全民信仰,同样也是不带年龄与社会身份设定的。
在这种语境下走入公众视野的电影《人到中年》(1983年),塑造了80年代最风靡的中年女性知识分子形象——眼科医生陆文婷。她曾经“恨不得一天有48个小时献给医院”,忘我工作直到病倒。观众们则永远记得演员潘虹那双闪烁在白口罩与白帽子间的眼睛,明亮,清澈,坚定。
这个崇高到几近完美的形象更像一只圣洁的祭器,装盛着属于80年代的激情与理想主义。但潘虹本人在2010年向媒体坦言,再演一个陆文婷式的人物,绝不可能像当年那样引起轰动,“现在人们越来越走向自我,审美观念也越来越个性化。”
称颂80年代的人当然都不会忘记“自我”与“个性”。但从“太阳是我的名字,太阳是我的一生”到“我要抓起你的双手,你这就跟我走”,表达“自我”与“个性”的永远是年轻的身体与声音。
中年女性则始终处于缺席状态,或许正是因为连她们自己也不知道何为“自我”与“个性”。以陆文婷为例,她风雨无阻地将不耽误丈夫、孩子上班、上学当作第一要务,雷打不动地执行“五十分钟中饭上桌”,却仍在病重之际因为自己的“不称职”恳求丈夫原谅。相应地,留在观众心目中的也是她的无私与知性,而非她一家四口居住的十二平方米小屋、每月五十六块半的困窘现实。
电视剧《我的前半生》剧照。这部电视剧探讨了许多与中年相关的话题,比如婚姻危机、女性的奋斗等。
世纪之交:她们在社会转型的大潮中探索“女性力量”的各种可能性,并被焦虑围绕
“她的衬衣从裙腰里翻出来了一角,丝袜跳了好几道丝。她的身后是她新买的冰箱,她在冰箱上放了一大束沾满灰尘的塑料花,手柄上扎了一条俗艳的纱巾……”
1998年,改编自池莉小说的热门都市情感剧《来来往往》爆火。但以上一段小说原文,或许才真实反映了“80后”“90后”记忆中父母辈平淡而略显窘迫的相处日常。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市场经济浪潮席卷全国,国企改革、重组也拉开序幕。生于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女性在世纪之交激烈的社会转型中走到了自己的“四十坎儿”上。“舍小家,为大家”“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等成长过程中根深蒂固的观念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上班朝九晚五坐办公室,下班厨房、电视加报纸”的生活方式酝酿着落伍的危机;靠孩子而非感情维系的“将就式”婚姻开始受到质疑。
在《来来往往》中,男主角康伟业抛弃50年代出身于军人家庭的妇联干部、妻子段丽娜,出轨外企白领林珠,与其说是道德问题,不如说是后者所代表的价值与精神面貌,在大变革时代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1995年,以影后身份转战商场的40岁女演员刘晓庆发表了38万字自传《我的自白录——从电影明星到亿万富姐儿》,与她同年最风靡的银幕形象——女皇武则天交相辉映,引发疯狂社会效应。老百姓则在吃瓜之余记住一句似退实进的狠话:“做人难,做女人更难,做名女人难上加难。”
“晓庆效应”在新世纪的第一个10年里再也没能被成功复制。“女强人”逐渐过时,正如影视作品、大众传媒中出现的那些在时代浪尖上起舞的中年女性,不再仅仅通过以男性作为参照标准的“强势”来展现女性力量。
在2005年由宁灜执导的电影《无穷动》中,由“50后”音乐人、作家刘索拉扮演的艺术家拉拉一亮相就大声宣布:“哥们儿,我‘更’(更年期)了。你看看‘潮热’不正是我们现在的状态吗?潮湿而性感。”
电影中,四个分别在艺术、媒体、时尚、商业领域小有成就的中年女人借着年三十的聚会大笑自嘲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引经据典地调侃男性。她们至少在表面上证明一种趋势:时间在中国女性的生命中流逝时并不必然通向家长里短、鸡毛蒜皮,她们仍然可以一如既往地幽默、有趣,或者更出挑。
只不过,在电影的后半部分,拉拉陷入对已故父亲的思念,眼泛泪光,看上去悲痛而孤独;其他三个女人聊来聊去,话题也总绕不出情人、前男友和丈夫。而安排聚会的女人只是希望通过察言观色,排除出那个与自己丈夫存在私情的闺蜜。
豁达、跳脱的表象之下,这四个成功女性终究不能摆脱年龄带来的焦虑和不安全感——父母在老去乃至逝去,孩子尚未成年,与伴侣的关系开始需要用心“维持”;很难再找到依靠对象,却越来越多需要被人依靠,身体则在悄然起着变化。
1998年,静心口服液以一条“女人更年要静心”的电视广告风靡大江南北。这也许是“更年期”在大众传媒上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展示之一。与此同时,原来门庭冷落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更年期门诊从2001左右开始场场爆满,许多还没“到期”的女性纷至沓来,主动要求通过“激素替代疗法”维持自己的“女人味儿”,按照北京世纪坛医院妇产科主任白文佩当时的解释,“并不是因为现在女性的更年期提前,而是她们的爱美之心增强了”。
世纪之交的20年中,生于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女性流连于“女性经济萌芽期”与“传统媒体黄金期”碰撞出的生活方式革命中。时装、美妆、健身、保养固然属于“年轻人”的游戏,却和“做女人真好”式价值观一样,多少成为她们审视自身康乐的参照系之一。只是,当“保持青春”成为一种渴望,“中年”本身也成为她们不愿承认,甚至要着手“预防”的现实。
电影《找到你》剧照。女演员姚晨在其中饰演一个女儿走失的律师。
2010至20年代:她们面对的挑战更大,想要的更多,也渴望从40岁重新出发
“这个时代,对女人要求很高。如果你选择成为一个职业女性,就会有人说你不顾家庭,是个糟糕的母亲。如果选择成为全职妈妈,又有人会说,生儿育女是女人应尽的本分,这不算一份职业。”
在2018年《星空演讲》中,女演员姚晨引用电影《找到你》经典台词平静讲述自己所处的“尬”与“惑”。姚晨发表演讲时即将迈入不惑之年,这并不是与她 “同辈”的女演员第一次在公开场合提及“演技日臻纯熟,却没有戏接”的困境。
与此同时,尽管银幕上的中年女性形象在20多年间经历了华丽转身,真正引起共鸣的却是唐晶(《我的前半生》)与贺涵互相支持陪伴,也纠葛不断的10年感情历程;是刘若瑜(《带着爸爸去留学》)在外科医生与陪读妈妈两重角色间的艰难抉择……
对于“70后”“前80后”女性而言,“气场两米八”与精英人设都属于银幕,上述并不光鲜的情节才和自己的生活有交集。另一方面,她们并不顾忌在社交平台叙述自己“力不从心”的种种细节,从遭遇职场边缘化的无奈到辅导孩子写作业时的“五雷轰顶”感——放在20或30年前,类似话题多少显得不够“稳重” 。
以独身子女身份应对职场、婚姻、家庭、健康等多重夹击的现实之下,“70后”“前80后”女性的旺盛表达欲或许可归因于已经到来或即将到来的中年生活实在“南”到不够友好,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一代人对于“理想生活”的标准和诉求也在提升。
她们出生、成长于改革开放后,享受过充裕的物质生活与良好的教育,有足够的机会充分拥抱互联网与全球化;她们面对的社会环境相对开放,拥有批判性思维,也渴望交流;她们深受多元价值观浸染,向往层次丰富的人生;她们主体意识强,从小珍视自己的想法与感受,更不能允许人生中的任何阶段糊涂度过。
换言之,21世纪20年代之后进入中年的女性应该更加不能接受作家韩松落在微博中提到的情况发生——“读多少书、多高的学历、游历过多少国家、有多少钱都没有用,四十一过‘叮’地一声就疯掉了”。而从客观条件来说,当空前规模的社会流动创造越来越多的机会和挑战,“变”和“动”将成为一种必须面对的事实。“生活稳定下来”的节点将不断后移,甚至彻底消失。
于是对于她们而言,“如何生活得有意义”仍将是个值得认真思考的议题,同样重要的,还包括重新审视“40岁”在人生中究竟扮演着一个怎样的节点。
在1980年代,她们的同龄人无从选择,因为无论是时间还是精力,都最终要全部留给以男性为中心的主流社会价值观的种种要求,40岁是一个模糊而沉默的影子;在世纪之交,“女人”与“妈妈/妻子/儿媳”所承载的不同价值开始在她们的同龄人身上激烈碰撞,40岁是一个坎儿,一个被外界标签为“豆腐渣与一枝花”的界线,美丽、健康、梦想、激情在坎儿两边以“全或无”形式分布,咄咄逼人,面目恐怖;当下,社会的开放、进步与自身观念的调整使她们的40岁呈现出更加真实的状态——很乱,很“南”,但生活离“一眼望到头”还有明显差距——与其说是到了为衰老而手足无措的时刻,将之形容为全面调整以待重新出发的过渡期,似乎更贴切。
从“坎儿”到“过渡期”,从“健康问题”到“正常人生阶段”,静心口服液不仅帮助中国女性调节身体状态,改善睡眠,缓解焦虑,也见证过中国社会激烈转型背景下“女人四十”的去妖魔化过程。从2000年开始,静心口服液曾连续5年联合全国妇联推出“40岁,女人你好吗”社会话题恳谈会,引导女性注重自身健康,以正确心态面对更年期危机。借助公开讨论,有越来愈多扮演着“沉默的大多数”的普通中年女性找到了自身“力不从心”状况的表达、纾解渠道。至少她们有机会明白,这不是她们一个人的问题,甚至不是“问题”。
也是借助公开讨论,“静心”的含义在往更加丰富的方向拓展,不仅强调身体机能正常与云淡风轻的心境,更强调面对年龄变化与社会角色调整的冷静态度,强调在多重身份、多个人生目标的包围下重新找到自己的位置,达到自洽和平衡。这需要积极感知时代变化的智慧,更需要对生活持续保持热情。
正如《找到你》那句经典台词的反转:“事实却是,因为努力工作,我才有了选择的权利。因为当妈妈,我才了解了生命的意义,也让我有勇气去面对生活的残酷,这两个身份并不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