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品质优良的紫砂壶制造时融入着匠人的智慧,可以说紫砂壶是有温度的艺术品。艺术发展到当今,有不少艺术品的手工制作工艺被现代化机械所替代,然而依靠机械制作出来的艺术品大抵算不上真正的艺术品,只能称得上复制品。真正的艺术品是不可复制的,且具有独一无二的特征,纵然外形看起来很相似,但却不会一模一样。
市场为了迎合客户心理的需求,便生产出大量紫砂壶。其艺术收藏价值有待时间考验,用料是否属于紫砂泥也值得人们来判断。如果能够收藏一把真正的手工紫砂壶,即便是当下作品,将来也大有潜在的升值空间,如果能够收藏一件精致且富有内涵的手工紫砂壶,无疑而言是件令人称心如意的快事。
薄氏珍宝馆馆长收藏家薄维是一位特别钟情于紫砂壶收藏的大家,在他的珍宝馆中拥有三千多件奇珍异宝,从业三十载收藏经验,因为喜爱紫砂壶,从而萌生出文创念头。从文创创意,到第一款文创品的产生,共用了十个年头,薄维用更多的精力来专注于一件事情,而这件文创产品正是《心经紫砂壶》。
薄氏珍宝馆的《心经紫砂壶》一套六件壶,每一件壶的外观造型均有所不同,其选择用料也是大不相同,包括紫砂泥、红朱砂、黑朱砂、本山绿泥,料的不同,也就决定着一款壶与生俱来的气质。
其中一把壶的颜色颇为引人瞩目,这款壶呈灰黄色,且夹杂一丝青灰色。这款紫砂壶从外观材质上来看,懂行的人一眼便可断定属于本山绿泥矿料所制。
收藏家薄维说,因为出于对紫砂壶的喜爱,早在十年前的时候,便购买了用于制作紫砂壶的原材料,其中就包括绿泥。这种原料到今天变得无比稀少。本山绿泥是黄龙山出产的矿料之一,纯正紫砂壶的紫砂泥均来自黄龙山矿料,因为特殊的地质结构,从而造就出一批天然无可替代的矿物原料。因为开采难度非常大,加上出产量很少,紫砂壶能够完美的诠释出茶水的清香与内涵,因此紫砂壶成品比其它泥土制作出来的壶更显得贵一些。
如今真正可供于制作紫砂壶的紫砂泥并不算太多,而这种本山绿泥几乎已经很难见到真正的原料。能够看到薄氏珍宝馆用本山绿泥制作心经壶,便益发显得无比奢侈。
这款由本山绿泥制作成的《心经紫砂壶》,其外形犹如出家人所用衣钵,手部触及外部大有温润之感。腹大,上下窄,平底,腹口自然收缩且有外沿,与壶盖相应。壶嘴处、壶身腹口部、壶柄相接处及壶身下部皆镶嵌金子。壶身上部近腹口处为传统规制回字形图案,一匝相连。壶身下部为僧帽图案,图案为人工所制,故此图案有大有小,整体均匀可观。壶底外部刻有隶书薄氏珍宝馆荣誉出品,中间部位印有一枚薄氏珍宝馆收藏的乾隆皇帝印章。
壶身内部用手触及有涩感,内部壶底中间部位为民国之父孙文先生曾收藏的一枚活佛闲章,凸在壶内,其形外如一团焰火,内如一出家人结跏跌坐。
壶盖层次分明,壶盖有沿,顶部边缘一周有一匝花型图案相连,与顶端一样皆镶嵌金子。画案图形内测为《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七字。壶盖分为四层,其形犹如坛城。壶盖脖颈出留有单侧一面壶眼,以供壶内与外界空气相通。
壶柄上肥下瘦,如耳状。壶嘴呈现波浪状,形体优美。壶身与壶盖处紧密严丝合缝,即便壶盖转动任何方位,仍可感触到壶盖稳坐在壶身之上,并无有晃动之感。壶嘴、壶身腹口、壶柄最高处皆在同一高度,丝毫不差,遵守规制。
壶身最大靓处在于通篇《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全文刻在壶身,《心经》字体为隶书,布局错落有致,严谨细微。字体沉稳大气,苍劲有力,将中国雕刻艺术字展现的淋漓尽致,带有几分神韵。最为难能可贵之处,经文全为手工刻写,字体横看成行,立看成竖,字体大小相宜。观后无不令人生起敬畏之心,以及安静之感。
此壶最大神秘处,可以听到万物真相。将壶身放置一耳处,可听见风声,距离远近声音变化无穷,可听风中哨声。如冬日行走在荒凉荒漠之间,前方一片只有大漠与终不绝于耳的风声。听此声音能够洞悉万事真相,一切都是由气幻化而来,风、雨、水、火、土、金,因为气的存在,才有世间种种有情众生和无情众生。唐玄奘法师冒险走过了无人能越过的大沙漠,经过无数生死幻影,冲破了人生极限,越过了死亡的沙漠,从而找到了生命中的绿洲。历经千辛万险,终将这部《心经》带回中国,译成最为完美的版本,影响了历朝历代无数的人,为众生揭示了生命的真谛所在。
即便没有完全读过《心经》的人都曾听闻过其中两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一切有色的都会幻化为空,而空又可以幻化为色,生命的真相就是在生老病死中轮回相序。生命在色、生、想、行、识中完成了六道轮回,乃至大涅槃。
收藏家薄维原创文创品《心经紫砂壶》给收藏者的不仅是身心愉悦感或未来的财富升值,而是给藏家一份心安,一份从容智慧的修行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