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文玩市场是从民国时期正是开始的,处在特殊的历史阶段,大清王朝的没落,包括溥仪将宫里的大量文物流落到民间,乃至有不少国宝级的文物都从那个时期大量流落到国外。俨然古玩已经开始变成了商品,在流通,在经营。
大家不难看到这样一种现象,民国时期玩古玩抑或卖古玩的,他们可以归根结底分为两类人,非官即福,因为经营古玩艺术品的门槛非常的高,首先要对艺术品有所了解,另外需要大量的资本,才有可能从事这个相对比较特殊的小众行业。
薄维家族历程四代收藏,在七八十年代,薄维父亲那辈人搞收藏的时候,古玩也称不上商品。薄父曾经对薄维讲过,以前都是集体经济,什么都要用票来换。薄维家里收藏的不少古物都是用一块钱一张的票换回来的,也叫换购。那会物质极其匮乏,很少有人对古玩一类的东西关心,仅有极少数的人对此感兴趣罢了,薄维的父亲便是其中之一。
在八几年的时候,薄父常带着薄维光顾一些天津的鬼市,还有北京的一些旧货市场。早期的文玩交易,并没有正规的渠道。人们都是摆地摊进行交易,城管见了之后也会不问青红皂白就把东西给抄了。但仍有一撮人对古玩存在极大的热情,大家都是东躲西藏搞经营。
1988年,薄父带着薄维来到北京潘家园这个地方从事古文玩交易,起初有人查,人们不得不得经常转移交易阵地,后来人们又都自发的来到潘家园来进行交易,到后来也就没有人查封了。那会便流行开站台,一个人允许占一片小地方,摆上几件东西,古玩市场就是这样开始正式经营的。
1991年,薄维作为第一批商户进驻潘家园旧货市场,直到2000年,薄维在潘家园开了第一个商店,迎来的第一位顾客便是马末都先生。薄维走过之前20年古文玩的历程,见证了古玩市场的萌芽,再到鼎盛时期,尔后到现在变得不温不火,有不少经营古文玩的商店,老文玩人都十分感慨,觉得古玩市场太复杂了,包括很多拍卖行在内,有很多都已经无法正常经营。
收藏家薄维带您了解一下古玩界从起初走到今天,到底是谁玩死了古玩市场。
其一,庞大的售假大军。
薄维对此深有感触,每当薄维逛潘家园旧货市场,或者全国古玩市场的时候,尤其是在近期,看到小摊上所售的东西超过90%的都属于赝品,可以说当下古玩市场毫无诚信可言。
早期的古玩市场是由小商小贩自发形成的市场,这群人堪称中国文玩市场的奠基人。他们对中国文化物质传承十分热爱,并拿这个当成自己的事业。在今天,我们应该对早一批创业者表示致敬。如果没有他们的付出,就没有今天的古玩市场。薄维表示,其实古玩门槛很低,你有一块白布,有几件商品,不管到街头,还是潘家园交上租金,您就是老板了。
古玩的成材率非常低,不管是小商小贩,还是职业化从事古玩交易,大家早期经历了平静式的售卖阶段,从中间赚取了差价。有很多人去全国各地收收货,然后通过自己的眼力来赚取差价,这样的人只能称得上古玩商贩。
有部分人进驻到北京古玩城和全国各地的古玩城,用句行话叫做行商不如坐商,他们通过自己的知识和眼力,走到了人生的上升期,这些人也是值得敬佩的。
随着古玩市场的形成,越来越多的古文玩价格不断被推高,因此市场上便出现了很多造假、贩假,而且目前已经形成了产业链。其中较为典型的就有江西帮,江西帮是做什么的。专业做瓷器假货的,在他们这一行中有句话叫杀猪。有些人冒充古董商、盗墓人,也有一些冒充家里有宝贝。他们把客人带到地下旅馆,然后进行交易,一次能卖到几万到几十万上百万不等,薄维听说最多的一次交易达到2000多万。
另外一个帮派是河南帮,专业造假青铜器,他们所售的东西也达几十万到上百万一件,薄维也听说过上千万一件的。这个跟盗墓也有一定的关系,把大客人约到底下,然后使用调包,以次充好来博取差价,这种情况较为常见,有人发财,也有人到最后锒铛入狱。
还有一些古董商贩,他们把一些工艺品卖给老外,有些老外对于中国文物比较感兴趣,从而也就有了海外市场。
早在十年前,薄维便遇到一波江西帮的人,他们找薄维要买古董老板的电话,对此表示如果做成,可分30%的利润。他们有非常高超的销售手段,以次充好、打折等名义来售卖,把假东西售给一些大老板。最后被薄维断然拒绝了。因为薄维始终要走的道路是为每一位客主负责,诚信待客。
其二,电视鉴宝栏目的推波助澜。
从早期的央视鉴宝栏目开始,同类的节目迅速产生,多家地方电视台开设鉴宝节目,鉴宝栏目让人一夜暴富的噱头,满足了人们猎奇的心理,从而吸引了老百姓收看的热情。电视台曾邀请某个著名演员拿着护宝锤,乱侃大山,最后吃了官司,估计眼下拿着护宝锤也乐不起来了。就连某些卫视电视台的鉴宝栏目最后也不免吃了官司。
有些有社会身份地位的人参与其中,以次充好,以假当真,通过鉴宝栏目,把原本一个价值一百的东西放大十倍,甚至一百倍,以此来博取人们的眼球,从而提高收视率。
薄维表示,电视台增加收视率无可厚非,但要守住底线,基于真实性、严谨性,为观众负责人的基础上,在想方设法增加收视率。
曾有一个电视台,他们也有鉴宝栏目,还聘请了薄维当助演嘉宾。当时有个记者在节目录制前与薄维沟通,询问薄维比较擅长哪些方面的鉴别。薄维说对木器、青铜器、名人字画、瓷器。记者便说,那今天就邀请您当一期字画助演嘉宾吧。
其实薄维最擅长的并非字画,他们偏要让薄维往哪方面做,实际目的是让薄维去托一下,然后去衬托所谓的大专家。最后被薄维断然拒绝,那期节目,薄维没有上而是选择离开。
如今的鉴宝栏目可谓一落千丈,昔日风光不再,因为他们过度消费了观众,透支观众对节目的信任度,这跟过度炒作有很大关系。
薄维讲到,真正做一期好的鉴宝栏目,要从知识性与趣味性,以及历史人文方面做文章,而不应该从价格标出来。因为价格是很虚的东西,艺术品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价格都在变。单纯讲价格,是缺乏严谨性的。
其三,伪专家。
提到伪专家,最近几年却有案例名叫“金缕玉衣”。几个伪专家组成国家级文物鉴定专家,通过一个老板,然后鉴定几件文物,最后套现国家十几个亿。老专家为老不尊,通过联合造假,给国家造成巨大损失。
如果在鉴定时,把明朝的看成清朝的,把宋代看成元代的,这个上下没有差多少年,倒还能说过去。如果把近现代的仿品说成2000年前的东西,这是原则上的问题,那是要受到法律责任的。
薄维分享了一个真实案例。在十五六年前,地点就在潘家园。有位故宫导师,他是玩瓷器的,且非常出名。有一天导师带着自己的学生去潘家园实习,就在行走之间,发现了几件非常精美的唐三彩,是人物的。凭他的经验断定是真正的唐三彩,导师不动声色的告诉学生,这是唐三彩,很值钱的。于是询问摆摊的年轻人,唐三彩的价格以及有多少货物。摊主说,就几十个。等到下集的时候,导师把所有唐三彩都买了下来,还问摊主有多少。摊主说,还有很多。导师是非常有责任心的人,于是从故宫调了不少文物抢救基金,将这些东西全部都收购了。最后导师发现一个问题,自己调来的基金远远不够。他买一百件,商品就一百件,而且比他买的还要多。这位导师人情比较在行,便询问摊主,这是打哪里来的,最后摊主告诉导师,是从河南一个小县城买来的。最后导师找到了制假的作坊,那人便说了,我卖的就是现代的,但用的都是当年制作唐三彩的土。导师专家一时间无语了。
薄维讲到的另一个伪真假名为孙某海(化名)。为什么讲这个故事呢,薄维说,这是多年前的一个切身经历。就在十几年前,有个好朋友给薄维打来电话,问薄维懂不懂高古玉,薄维说对这个真不在行。因为高古玉属于一种特殊的玉种,在当年还没有炒作起来。薄维略知一二,并不精通。薄维对朋友说,北京古玩城有个孙某海的坚定专家,听人说,他很厉害,不妨找他来鉴定一下。薄维感觉既然能成专家,肯定是很有权威性的。朋友带着十几件东西找孙先生去了。那位专家说口头鉴定100元一件,书面鉴定几百元一件。薄维的朋友说那就选择一百一件的口头鉴定。朋友为此付款之后,双方皆大欢喜。
后来薄维的朋友二次去找孙某海鉴定,这次也没有跟薄维打声招呼。薄维的朋友收了这批货物之后,发现了一个新问题,感觉这个东西越来越多。朋友本身也是做经营的,于是就让别的朋友帮忙代售,结果商店老板告诉朋友说,他的玉全是仿品。朋友惊奇的说,自己在北京可是找了专家鉴定过了。就因为这事,那位朋友还跟薄维发生了不愉快。
薄维曾经去外地的时候,看到了这些东西,才知道果然是仿品。因为薄维长期混迹在古玩圈,对于普通的玉制品还是有所了解的,如果是精仿,辨别真假那就要费劲许多。通过这件事情,薄维得到了一个深刻的启示。薄维经过多方打听才知道这些鉴定机构,所谓的专家压根就不懂东西好不好,更无法判断到底之前不值钱,如果你去鉴定,他准会说是一百多年前或者几百年前的东西,以此来骗取别人的鉴定费用,这些费用通常在一百到五百不等。
这些年市场催生出来了伪专家组成的鉴定机构,而且也比较火。就在2018年的时候,国家便端掉了几个团伙,他们均为打着免费鉴定的拍卖机构,以免费鉴定为噱头,来吸引大量收藏家鉴定藏品,然后以此来骗钱,究竟如何来骗钱的呢?且听薄维细细道来。
去年的时候,有个大学的同学跟薄维讲,他的亲戚有件宝贝,想让薄维帮忙看看。薄维说可以。于是对方发来了照片,薄维一看便知是仿品。且见上边写的是永乐年间的一个双耳葫芦瓶,如果是真的话,至少能值2000多万。薄维告诉那人,这是仿品。他说薄维看的不对。这位朋友比较痴迷,于是便到上海鉴定去。薄维告诉他没有必要,但最后那个朋友还是去了。时隔几个月后,传来消息,朋友的那个亲戚被骗了几万块钱的鉴定费,且花了2万块钱的差旅费,结果无功而返。
鉴定机构是怎样骗钱的呢?收藏家薄维揭秘,不管你拿什么东西,但凡有点价值的,不管是老的,还是新的,他们都会告诉你这是件国宝级的物件,给藏家先吃一剂定心丸。而且他会告诉藏家这个东西属于百分之百的好东西,藏家听后很高兴,就会询问如何变现。他就告诉藏家需要拍卖,拍卖的前提就要去他们指定的鉴宝公司进行专业鉴定,价值上千万的东西,花几万块钱鉴定费也不足为过,藏家肯定相信。照着他们的说话去做,最终结果肯定是流拍,拍卖机构赚的就是藏家手中的鉴定费用。
薄维点评,这是一种新型的诈骗,做法比较隐蔽,而且被骗者一般不会去报案,即便报案一般也挽回不了损失。关键一点,藏家也没有足够证据证明他们在犯罪。机构正是利用藏家这种心理来骗取一定的鉴定费用。
其四,国宝帮。
国宝帮,他们坚定自己所收藏的东西是国宝,圈子里的人都会相互吹捧,而且非常有抱团意识,他们最大的特征以活动力和宣传力强而著称,比较擅长策划各种事件,通过媒体效应,大肆进行鼓吹。而且不听取别人的意见,一旦遭人质疑的时候,便会群起而围攻。通过媒体、图书等形式来夸大民间藏品的价值,为其出书立传,以此争夺话语权。
有一次薄维受到邀请,参加一个小型学术研讨会。其中几个人拿着一件赝品,带着老花镜,拿着放大镜来欣赏赝品,还乐此不疲的讨论这件艺术品的真伪,甚是荒唐可笑。
薄维称其国宝帮中不乏道貌岸然的仁人君子,其中某些人还在民间收藏团体中担任要职,以其职位之便很容易蒙蔽他人。曾有一位号称身价几个亿的老人,对薄维讲,家里有几仓库的国宝,想让薄维通过鉴定,然后外卖出去。薄维谦虚的说,自己不懂国宝。
其五,收藏群体扮演的角色。
世上有卖的,就有买的,藏品都卖给谁了呢,最终都会卖给真正的藏家。
真正的藏家便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对于传统文化比较热衷,热爱传统艺术,传承古代文化,同样还有非常执着的精神。他们需要同时做到三点,眼力、财力、魄力。
收藏家用自己的业余时间来研究历史文化,用自己的财力来收藏自己比较倾心的古代文化艺术品。他们最大的特点,只买不卖。收藏家扮演的真正的角色是历史文化的保管者,研究者,传承者。
另外一种群体,把买来的艺术品卖掉,以此赚取差价,这叫投资者。
薄维作为一位收藏家,早期学习收藏知识,都是言传身教,薄父会教薄维什么是古玩,应该买什么,收藏什么,不能碰那些东西。从严格意义上来讲,薄维属于传承者。薄维说,在以前的收藏市场,可以看到一个这样有趣的现象,人们拿着图书,按图索骥,这种现象在当时可以说比比皆是,到了现在就跟笑话似的。
早期的古玩并没有那么多人参与,后来随着电视鉴宝节目的播出,也让民间艺术品迅速升温,大家一窝蜂的涌向收藏行业。这个行业让有些人一夜暴富,也让一部分人一夜之间打回原形。
古玩市场的水很深,无论是初学者,还是古玩鉴定师,包括所谓的国宝帮,大家都明显感觉到古玩市场的复杂性,大家都在认真思考,如何规避艺术品投资的风险,更重要的是避免假古玩。薄维认为,古玩不仅是带来的财富的增长,更会为人带来心态上的变化。如果你是一位真正从事古玩收藏的人,就应该用坚定的心态去研究学习历史文化。
古玩属于一门综合学科,涉及到多方面的知识,集历史、文化、艺术为一体,只有不断去学习才能适应古玩市场。目前古玩市场造假五花八门,新型高科技,诸如3D打印技术也应用到了造假方面,只有不停的研究市场,才能知道原始的东西是怎样制作的,知道核心点,才能不被假象所蒙蔽。
薄维对此总结说,真正的古玩人要有一颗坚定心态,要不断研究古玩,不断的学习。通过古玩体验到古代人的匠心精神,以及古玩所对身心带来的愉悦感。
薄维从1988年涉及古玩市场,至今已经做过三十年收藏风雨。将自己所见所感抒怀而出,目的就有一个希望能够净化古玩收藏市场,让更多喜欢艺术的人买到真正的艺术品。到今天,由薄维创办的薄氏珍宝馆成功推出文创产品《心经紫砂壶》,意在为大众提供具有收藏价值的当代艺术品。
术业有专攻,要把复杂的事情变得简单化。收藏是很严谨的、科学的事情,需要有较宽的知识面才行。
无论是拍卖公司,还是鉴定公司,都应该引进诚信机制,负法律责任,将不良投机列入黑名单,为真正的投资者保驾护航。薄维表示,当古玩市场只有引入诚信机制、法律机制,才能真正净化收藏界的氛围,相信古玩市场会再次迎来春天。
如果你想搞收藏,就像健身养生一样,需要找一个好老师为你做指导只有通过系统性的辅导,才能更好的打开收藏的大门。好的老师会帮助收藏者做量身指导,根据收藏者的水平,来辅导收藏者做正确的投资。薄维要做的便是古玩界的医生,帮人鉴别真假,把控收藏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