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晨百上了八年中学,学业成绩几乎是倒数排行榜中有名的。王晨百读过五年初中,三年高中。五年初中求学生涯中,又上了三个不同的学校。对于王晨百人生中头一件最为幸运的事情莫过于他以小学数学和语文两科总成绩九十六分考上了当地乡镇里的一所中学——王助三中,好像超了录取分数线一分,在一九九九世纪之末侥幸的上了中学。他在求学时期,基本上没有任何请假记录,也无打架闹事的行径,更无迟到旷课的现象,作业交得及时,上课坐得倍直,课间没有偷睡过,考试从没作弊一次,初一上半学期加入了共青团,成为班里最早的一批团员,看样子是一个典型的好学生。如果看看他的学习成绩,从初一到初三,成绩平平,几乎一直稳居班中倒数第几名。中考体育成绩被家族里的小叔替考,拿了一个三十满分成绩。中考总成绩考了二百九十三分。二零零二年中考录取分数线为四百九十分,巨大的分数之差,显然不够资格上高中。
王晨百打算复读,可学校要求复读生成绩要超过三百六十分才行,否则需要交六千块钱的复读费。巨额的学费,他的家庭条件显然是无法承担起的。王晨百不得不在复读一个月后被迫离校。好在有他母亲好友的介绍,走运的去了濮阳县中考升学率最高的一所中学复读,五星乡一中有四千多名学生。一个班里的学生平均有一百二十多人。王晨百的中考成绩不足以进入复习班,便被安排在了应届班复读。不凑巧的是王晨百上初中的下一届学生课本从初一到初三全部改版,王晨百学习自然很费力。在学校里,他总是第一个早早的来到班上读书的人,往往也是到最后才走的一个学生,有时还会躲在被窝里拿个手电筒来学习。有一次他在县城里买了本《等你在清华北大》的心灵鸡汤书,回到学校里,他竟在深冬半夜起来拿着书来到教学楼道里,拍打着手,声控灯亮起,读了很长时间的书,打那以后,他的手每到冬天的时候准会上冻。如此勤奋,然而脑子却不开窍,经过一年复读,学习成绩仍不理想。学校为了提高学生的升学率,会阻止一部分学生报考县里重点高中,让这部分学生来报考职业高中。王晨百无一例外被叫入了劝考职高的行列,王晨百坚定的说自个儿非要报考重点高中,否则不在参加中考,在他的争取下,才有报考重点高中的资格。二零零三年,王晨百的中考成绩三百六十多分,算上体育分有三百八十多,不过那年取消了体育分。当年考试题极难,县城高中录取分数线为四百四十分,王晨百再次落榜。
王晨百不甘于失败,一心一意想上高中的他下定决心再复读一年,于是他来到五星乡一中接待复读生的办公室,当老师询问他中考成绩时,王晨百诚实的说报了成绩。老师却声称复读生最低分数不得低于三百八十分,低于这个分数的要拿八千块钱复读费。王晨百再次被学校拒绝。
急于通过学习考学改变命运的王晨百像发了疯似的四处寻找学校求得复读机会,家人也劝他放弃,不如去上个职业高中学个技术。王晨百没有听从父母的意思,他找到了一所县城里最差的一所初中复读,濮阳县城关镇四中没有复读班,初三有四个班,一个班里只有四十多人。当王晨百说出自己的中考成绩时,学校校长非常乐意的接收了王晨百,并亲自给他安排了一个最好的班级,没有收一分钱的复读费用。王晨百告别了前四年的寄宿式学校,他每天骑着自行车,一天三次往返与学校和家里。每天晚上下了夜自习,王晨百回到家中都会学习到很晚。他的努力,让他的成绩在班里进入了前五名。二零零四年中考,王晨百考了四百分,当年的录取分数线是四百六十分,可惜他的成绩不足以进入高中。
上高中,然后上大学,是王晨百的梦想。王晨百渴望进入高中学习,在求学五门的情况下,他选择了县城里一所最为普通的高中,濮阳县第四中学是所公办学校,有初中部和高中部,这里对学生学习成绩非常的包容,几乎没有分数线作为门槛,只要你拿上几百块钱就可以上高中。老师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没有丝毫轻蔑。
班里的学生多数基础比较薄弱,王晨百学习成绩勉强进入中等,而他的实际成绩也从未有过任何一门学科考及格过。尽管他每天仍是最早的一个赶到班里读书,最后一个晚走的学生,但他对于学习仍没有开窍。他的记忆力也是比较弱的,即便是文科常识,常常背,却记不住。由此可见他真是没有一点写作的天赋,因为他自从上了高中语文成绩从没有考试及格过。在每周作文课时,王晨百总喜欢瞎写,把作文当故事来写,得到的并不是老师的批评,相反是鼓励。语文老师曾在他的作文本中这样写道:“出色的想象力预示着你的智慧,坚持不懈,总有所获。”王晨百将这张写有鼓励语言的一张纸从作文本上撕了下来,作为永久的珍藏。
过春节那会,王晨百看了一部电影,当时感觉电影内容特别好,可是到了第二天,完全记不起前天看的电影内容是什么。王晨百心想如果把看到的电影写成文字,时常翻看一下,便不会忘记电影中的故事。
高一下半学期,王晨百不经意之间迷恋上了写点东西。当然并算不上文学创作,只是写故事而已,他上课下课都想着写故事,不写故事憋得慌,写出来倒感舒服很多。他形容自己的写作是天马行空,根本不过脑子思考,就连写什么,他自己也不知道,也控制不住,只要手拿住了笔,闭着眼睛,脑子里什么都不想,就可以造出一篇故事来。或许这便是瞬间的灵感,被他在巧妙的时间内抓住了。高一下半学期,王晨百创作了十几个故事,自然包括《河清之洗》在内。初稿的《河清之洗》是本一万多字的中篇小说。
进入高二,已经分了文理科班,王晨百想以后学习医学,于是便选择了理科班。他的理科成绩极差,而且他又比较喜欢写作,自然和他选择的理科班有些不符。
九月的时候,王晨百突然心血来潮,想写一部长篇小说,而这个小说就是要将中篇小说《河清之洗》进行延伸。起初家人并不看好他搞创作,但也没有反对。到了二零零五年十月十七日,那是一个特别的日子,伟大文学巨匠巴金先生去世,也是王晨百正式创作《河清之洗》的第一天。如果说前期的中篇小说《河清之洗》是初稿,充其量算是草稿,而这次的创作算得上真正意义上的起笔。
那天早晨,王晨百起得很早,四点起身跑步来到教室里,关紧教室房门,打开点灯,坐在座位上,拿起笔和本,当时感觉蒙了,不知道该如何起笔。王晨百闭上眼睛,大概静静想了五分钟,睁开眼睛,开始了《河清之洗》的创作。从此以后,王晨百便坚持每天早晨三点五十起床,四点到教室来搞写作。有时候,被闹铃吵醒时,他也不想起床,他不知道自己的坚持到底是为了什么,说不出来创作的动力和目的,甚至也想过放弃,不再来写。只是想了想,并没有那样去做。
深冬季节,田地里的大白菜和萝卜已经收获了。一天中午下了学,王晨百端着饭缸子去食堂打饭。在学校的路上见到两个年过七旬的老太太和老爷子拉着一大架子车的萝卜来学校食堂卖菜。王晨百当时鼻子一酸,眼泪差点流出来。白发苍苍的老人为了糊口,这般年纪还要拼命干活维持生计,活着真不容易。活着不是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不想做什么就不做什么。王晨百感到无论什么事情坚持很重要,即便是痛苦的,也要咬着牙坚持下去。结局或许会失败,抑或辉煌,不过这些并不是最终的,最终的结果就是自然灭亡,其实任何事物都是一个过程,要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快乐,才是最重要的。
闹铃的响起总会影响到别人休息,王晨百早起定的闹铃引起了宿舍同学的公愤,为了减少闹铃对别人的干扰,王晨百便把闹钟放在自个儿被窝里,为此他压坏过四只闹钟表。表的毁坏,一觉睡到六点,也是王晨百创作中唯一没有坚持天天创作的原由。而其他时间,重大考试时,也曾经有过四天没有创作。从二零零五年十月开始创作,到二零零六年七月二十三日结尾,中间只断过八天时间没有写作。
在学校创作几乎每天都是早晨四点开始,一直写到六点,一天两个钟头。无数放弃的念头产生,就因为王晨百每天早晨都能够模糊地看到一个中年妇人拿个大袋子,趁着天黑在校园里捡垃圾,天那么冷,那么黑,难道不能白天在捡吗?王晨百心想那个人肯定是碍于颜面,为了更有尊严的活着,才不得已这样去做。那个每天捡垃圾始终没有被王晨百见到真面目的人成为王晨百创作中最大的精神鼓励,坚持,不要让人看见,默默的做自己的事情。王晨百写作第一天开始到结束,班里没有一个学生知道他起那么早在干什么。
二零零六年的寒假期间,晚上天冷到了极致,他的腿经常冻得冰凉。王晨百每天晚上都要坐在桌前,守着一个台灯,整整写作一宿,一旦拿起笔就得写十个钟头以上,就连大年三十也是这样过来的。二十几天的假期天天如此。高二暑假假期结束了,《河清之洗》仍没有写完。学校放假了三个星期,王晨百拖了一个星期才去学校上学,坚持在暑假一个月的时间里匆匆的为小说收了尾。他的小说结尾这样写,“河清之洗风漂雨凌散,各悲千愁喳冷与君剖。”对于王晨百而言,创作的收获就是让他明知做任何一件事情都要全力以赴的坚持到底,能够坚持,本身就比结果更伟大。
王晨百并不是出生在书香世家,而是一个平民百姓家庭,他不具备深厚的文学素养,因此在他的作品中难免有数不清的瑕疵。他的成功真正意义上来说不是作品的成功,而是他的坚持让他完成了一件事情。家人对他是非常支持的,当时拿出了两千块钱来打印这部长篇小说,小说打印出来有五百四十多页,字数超过七十万。不成熟的写作,避免不了写出很多废话,这儿也就为他今后修改稿件造成了极大的麻烦。
高三那会,王晨百把《河清之洗》打印稿件拿给了语文老师看,并请老师帮助修改。语文老师拿到稿件之后,颇为用心的看了一段时间,还用红油笔进行圈点,部分错误予以修正。王晨百多次和语文老师交流文学,让老师对他的作品进行一个整体评价。语文老师不想打击这位学生的自信心,便委婉说道:“想要成功,需要大改。”
高考过后,王晨百拿着小说稿件来到北京打工。起初王晨百在哥哥的介绍下进入一家音响公司学做销售,王晨百并不能适应大城市的节奏,干了两天便离开了。王晨百想投了稿件之后回家复读。就在投稿的时候,被保安队长劝说留在了出版社做了保安。之后王晨百在北漂期间换过多份工作。无论他做什么工作,总会想着自己的小说,每天晚上不停的修改稿件,他在小说原有的基础上对作品进行了重写,重写之后,小说字数由原来的七十多万字变成了二十九万字,后来经过多次反复修改,小说字数只剩下二十二万字。
王晨百多次投稿,屡试不爽,总是以失败而告终。王晨百将自己的小说放在网络上,搜狐读书和新浪读书频道曾对《河清之洗》大力推广过,小说改过很多名字《少爷的三个女人》、《在那妻妾迷乱的年光里》等,均没有改变小说《河清之洗》的命运。既不可能网红,同样也无法正常出版。在某种程度上说,这部作品是不成功的。
王晨百在修改作品期间,同样也创作出一部新作品《兄弟在北京》,作品由他本人播音,将作品的前半部分做成了有声书,这本书讲述了他在北漂过程中的一些故事。他的有声书放在了网络平台上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在许多媒体人的帮助下,有上百家媒体对他的剧作《兄弟在北京》进行多次热门报道。
喜欢王晨百作品的女网友,亲自将王晨百的《河清之洗》做成了一部有声读物,更新在各大音频网站上,再次引起轩然大波。笔者通过网络搜索,发现王晨百的百度百科点击量已过百万。毫无疑问这么多人都在关注王晨百,无疑而言他已经成为2016年的文学新秀。当笔者询问王晨百时,您觉得自己属于文学网红吗?王晨百坦然回答,我觉得自己并不是什么网红人物。作品之所以在近期被大家关注,关键在于大家对于某种文化现象的认可,比如北漂文化,很能引起人们的共鸣。《河清之洗》有声作品是月子的功劳,她以个人的魅力,打动了无数的听众。作为作者更关注的是作品的生命周期,而网红只是一时的,真正的文学作品是能够经得起时间考验,而不是仅仅的一时热门伦理作品呈现给大家。
细细品读王晨百的作品,感觉他的作品写得相当走心,他是一个很卖力创作的文学青年。他的作品真诚,避开了世间喧嚣与浮躁。虽然故事写的很平淡,但给人的却是不平常的思考。
笔者询问王晨百,您当初为什么要创作《河清之洗》这部小说,您的灵感是什么?王晨百坦言道,他在小的时候听说过一个这样的故事,村里边有个女人,刚结婚三天,便被婆家赶出来。好像这个女的刚过门就怀孕了,这种现象在当时而言是极为不正常的。那时小不知道为什么那个女人会被人家赶出去,一直在思索这个问题。到上高的时候,又听说有十几个高三女生因为怀孕而被开除高考的资格,甚至还有学生做人流。这些社会现象到底是怎么了?我觉得社会风气变怀了,应该出来一部好作品来改变社会风气,希望混淆视听的东西能够得以纠正,改善一下社会风气。现在想想,的确那会想法挺幼稚的。
王晨百创作《河清之洗》那部题材作品和他那时的年龄不符,他没有那样的经历与感悟,去创作家庭伦理题材的作品难免会走很多弯路,后来,王晨百用了十年的时间来不断修正自己的作品,从而使一个不成熟,文字幼稚的故事变得成熟,完美的蜕变成一部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学作品。毫无疑问《河清之洗》创作是成功的,它的文学光芒必然会给八零后作家中带来绚丽的一笔,历史必将他的作品所铭记。(文/先锋派作家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