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富明、王凤兰现为个体工商户,二人对传统文化有浓厚的兴趣,经人介绍了解谢文淦个人先进事迹,二人十分仰慕崇义县草医草药协会会长谢文淦在传统文化领域做出的贡献,因此来到崇义县和谢文淦进行学习与交流。
谢文淦为钟富明王凤兰介绍了崇义县草医草药协会创办的初衷,以及团队所从事的公益文化活动,包括弘扬传统文化所作出的努力。二人通过翻看多本报刊书籍关于关谢文淦团队的相关事迹介绍,进而对谢文淦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
王凤兰在交流中分享了自己的家事,讲述了爷爷王仁念行医的故事。
王仁念生于1926年,兄弟三个,他在家里排行老二。由于小时候家中穷困潦倒,王仁念没有念过一天的学。
王仁念小时候常去一座小庙玩耍,那庙里住着一个老和尚。小庙香火不旺,老和尚年老体衰,行动不便,日子过得很是清苦,常常吃了上顿没下顿。王仁念家中距离小庙有半小时路程,来回趟有一个钟头。七岁那年,王仁念便天天去小庙给老和尚送饭,一直坚持照顾老和尚十余年,从未间断过。老和尚看到王仁念特别心善,便教王仁念识字,传授王仁念中医方术,老和尚成为王仁念学中医的引路人。王仁念一直照顾到老和尚去世,最后亲自葬下了老和尚。
王仁念从老和尚手中继承了民间医术,并对此加以研究,亲自到山上及田间地头采中药。二十岁便给人看病,那会行医基本上都是免费看病,给人看好了,别人就送些五谷表示感谢。后来王仁念的名气越来越大,很多外地的人登门找他看病。
王仁念行了一辈子的医,对穷困人家生病的人向来坚持免费看病,时常免费赠药。深受乡里人的敬重。因他本人严重驼背,地方人都称呼他为王驼子,一提到王驼子,在家乡一代可谓妇孺皆知,知道他是一个很了不起的老中医。
王仁念卒于2014年,无病而终,并将他一生所学全部传授给了他的后代。他的后代家风良好,门庭兴旺。
王凤兰从小耳濡目染,跟着学习了不少中医知识。虽然近些年未从事中草药工作,但她对此依然保持着一份浓厚的兴趣。
谢文淦听闻关于王凤兰祖辈的故事后,对老一辈中医人无不敬佩,认为王仁念是当下人学习的榜样,真应了一句话,“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王老少年时期能够默默照顾一个没有任何血缘的老人十余年,每天为其送饭,这是难能可贵的,更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这份真诚大爱能感天动地。王老青年行医不为钱财,施医赠药,是为一颗佛心做人生。王老的母亲活到了九十多,而他也活到了八十八,不得不说是福报所致。